搜索

七个重要的育儿理念,十几岁孩子的家长请勿错过

admin 发表于 2024-6-7 16:47:43|来自:北京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孩子的青春期从10岁开始,一直到成年。不同的孩子青春期略有差异,一般会持续三到五年。
有的孩子青春期表现明显些,给父母带来了很大挑战。比如:有与父母冷战、吵架、反抗的,还有休学、离家出走的,严重的还会与父母反目成仇。
有的孩子表现温和些,其父母甚至都未察觉。
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,儿子淏仔11岁半,最近我感觉他慢慢步入了青春期。
他对“自由”的需求越来越强烈,对“我自己做主”的感觉越来越在意。他不再喜欢我干涉他的时间和安排,甚至开始尝试用成年人的口吻说着指导我的话,还会给我建议,甚至安慰。
他开始体会自己的能力,发掘自己的掌握局面的力量。同时,他开始对我说“不”,说得理直气壮,还会用各种论据或借口支撑他的想法。
作为一个十几岁孩子的家长,给同样处于该阶段的父母们,分享七点建议,这些也是我认为对我们帮助很大的七个育儿理念。我经常会重读这些内容,不断强化这些理念,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一些,同时也能给大家一些启发。



(一)确保把爱传递给孩子

你爱孩子,你知道。可是,孩子知道吗?
别着急回答,想一想,你平时的所作所为是千方百计地想控制孩子,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,还是用言行告诉他“我爱你”?
举一个简单的例子。
当孩子和同学约好出去玩,并告诉我们七点回家的时候,那天她却超时了,直到九点多才姗姗来迟。
这时候,你会怎么做?
(1)指责她、埋怨她、惩罚她。

  • 你不守时!说好的七点回,你却整整迟了两个小时。我以后再也不相信你了。
  • 你为什么回来这么晚?一个女孩子,不知道外面多危险吗?下次,再也不许你和同学出去玩了!
  • 因为你不守承诺,所以这个周末的游乐场活动取消!直到你吸取教训为止。
如果我们用上面方式的任何一种,你觉得孩子能感受到我们对她的爱吗?
我们内心非常明白,我们是担心她。而担心的背后,就是爱。
可是,孩子能通过这些话理解我们这么隐藏的爱吗?
很难。
他们会觉得:

  • 真倒霉,爸妈又生气了!又被处罚了。
  • 我又做错了!我让他们失望了。我不是个好孩子。
  • 以后,再也不说七点了,直接说九点行了……
他们不但体会不到我们对他的爱,而且还会通过我们这些指责和惩罚否定自己。



(2)直接说出我们的感受,确保把爱传递给孩子。
如果我们平和地对他们说:
看到你和同学玩得这么开心,妈妈为你高兴。可是,你这么晚回来,妈妈很担心。一个女孩子,晚上在外面并不安全,妈妈晚饭都没吃好,一直在等你给我打电话。孩子,能告诉妈妈,为什么回家晚了吗?下一次,有没有什么办法,不再让妈妈为你担心?
孩子如果听到这些话,他们不但可以体会我们的感受,懂得我们对她的爱,同时还会反思自己的行为,是否真的不太妥当。
一样话百样说,说的方式不同,效果可以大相径庭。
(二)与我们的孩子一起专注于解决问题

还是继续上面这个例子。
如果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最后,能跟进式地问出最后一个问题,能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——有什么什么办法,不再让妈妈担心?
这是一个启发式提问。
它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我们,同时启发孩子主动思考解决办法,不聚焦于抱怨和指责,而是专注于解决问题,提高我们和孩子面对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而且当孩子自己想出办法的时候,孩子会更愿意按照这个办法去执行。
比如:

  • 如果活动延迟,会想办法给我们打个电话说一声。
  • 到了约定时间,会给家长打电话询问是否能继续玩一会儿。
  • 给自己的手机(或电话手表)设置闹钟,提醒自己时间。
尽可能让孩子头脑风暴,他能想出的方法越多,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强。
这个环节,适用于任何事情。
比如:
考试失利——想一想怎么做,下次考试可以避免这样的丢分?
与朋友发生冲突——想一想,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情,还可以怎么做?你有什么感受?在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收获?



(三)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一部分,不是中心。

现在这个时代,太专于自己、忽视孩子的父母很少,全身心都扑在孩子身上的父母多一些。
其实,这两者都是错误的相处模式。
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小宇宙,我们每个人加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家庭,缺了谁都不完整。同时,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宇宙的一部分,而不是宇宙中心。
如果形成“4+2+1”模式的话,很容易出现老人、父母围着一个孩子转的场景,无论是想控制孩子,还是溺爱孩子,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。
我们作为父母,应该帮助孩子发现他自己内在的力量,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感和成就感。而不是控制他们按照我们的想法去生活,更不是溺爱他们、事事代劳、剥夺他们获取价值感的机会。
我们是父母,但也是独立的个体。
我们也会累,会烦。这是正常的。我们要懂得照顾自己的感受,不要委屈自己事事围着孩子转。当孩子大了,我们可以对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困扰,让孩子帮我们分担。这种“示弱”不但会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价值感,更能拉近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。
更重要的是,当我们学会爱自己的时候,孩子耳濡目染,自然也就学习了正确地关爱自己。这一点多么棒!将来孩子长大了,离开我们的羽翼时,我们对他会少很多担心。



(四)伴随自由的是责任

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,只有相对的。
作为公民,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行动自由。作为孩子,有社会规范和家庭规则之内的自由。
和自由并行的,是责任。
给孩子与同学外出游玩的自由,伴随而来的是孩子对自己的安全负责、对遵守时间的负责。如果孩子无法承担这些责任,自然就不能获得这样的自由。
我们不可随意给孩子自由,却不去培养他的责任感。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。
十几岁了,该承担起责任来了。我们一定要懂得放手,让孩子发掘自己的能力,知道“我能行”。



(五)不要担心别人怎么想,我们要做对孩子最有利的事。

当孩子情绪不稳定,在人前对我们发脾气的时候,我们会怎么做?

  • 是觉得被这么大的孩子吼,很没面子吗?让别人看笑话,笑话孩子不懂事,笑话你这个家长当得很失败?
  • 是唤醒了内在小孩,站在孩子的对立面,和孩子对吼?
  • 还是体会到孩子的愤怒,想帮他冷静下来,给他安慰或支持?
不要担心别人怎么想。
孩子是自己的,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。
别人笑话与否,对我们的人生影响有多大?
但是,孩子发展的好坏,却直接影响我们的后半生。
这样说,并不是要纵容孩子,任由孩子对我们吼叫。
首先,十几岁的孩子自尊心非常强烈,我们和他们硬碰硬的结局,多半会很惨烈。
其次,教给孩子情绪管理的能力,引导孩子认识到当众发脾气的不妥,让孩子反思遇到这种情况,除了发怒还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?这一系列的事情,都不适合在当下去操作。而是应当在孩子平静下来之后,去耐心地沟通和引导。



(六)每一个错误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

有人说:家长从孩子小的时候就用正确的方式养育,是否到了青春期就没有这些糟心事了?孩子就不会犯错误了?
简·尼尔森博士说:“这个世界上没有能够驯服荷尔蒙或改变大脑发育的技术。”
当荷尔蒙在身体里乱窜的时候,你的孩子将开始他们的青春期发育了。
无论父母用什么管教方式,他们的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有可能去尝试一些事情。只是,亲子关系好的家庭,孩子不会隐瞒父母,他们甚至会在父母眼皮底下自由地尝试新事物或体验反抗的感觉,同时保持沟通的顺畅。而亲子关系糟糕的家庭,则更有可能会出现实实在在的鸡飞狗跳。
当孩子做了错事,不要紧,要学会把每一个错误都当成一次成长的机会(恢复平和—>分析原因—>思考解决办法—>付诸行动—>得到改善/成长)。
如此,错误便不再只是一个错误,而是一笔财富,它能让我们变得更好。



(七)孩子并不想将我们踢出驾驶室

当孩子越来越大,我们就会发现他们越来越不想让我们干涉他们的事情。我们以为他们想将一切事情都自己做主,实际并非如此。
孩子只是通过这种方式体验自己的力量和掌控感。可是,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关系,并非所有的事情他们都有能力很好地面对。
他们并没有想把我彻底踢出他们飞机的驾驶室,虽然他们的言行看起来是这样。
我们依然要默默地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,关注孩子前进的大方向。小事可以忽略,做错就改即可,不要试图掌控太多,否则当心真的被孩子彻底踢下去。我们关注的是大方向,当发现孩子偏航的时候,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,给他适当的引导和建议即可。
要相信,即使到了青春期,即使孩子表现得自己无所不能,他们依然需要我们的引导与帮助。我们要做好平衡,不过分控制/溺爱,也不过分放手/忽视。
——END——

作者:皓月长歌,家庭教育讲师。家有两只神兽,挑战不断,成长不息。所写文字皆出自个人学习实践,或有局限性,请大家建设性参考。关注我@皓月长歌正面管教,让我们一起拥有更好的亲子关系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原创作品,抄袭必究。
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加入躲猫猫育儿

×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
暂无回复,精彩从你开始!

快速回帖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躲猫猫育儿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