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走孩子的路,让孩子无路可走!反向育儿的注意事项记得看看

admin 发表于 2024-4-18 07:27:49|来自:北京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#名院名医##反向育儿#

最近,在很多短视频里,许多年轻又酷劲十足的的潮妈潮爸开始反向育儿操作。

比如在街道、商场等地,他们不会抓紧孩子的小手,反复叮嘱孩子要紧跟着爸妈不要走丢了。他们会向孩子示弱:“你要抓紧我的手,不然我会走丢的,我迷路了怎么办?”

又比如,要求孩子外出时自己保管玩具,如果孩子想偷懒,不肯拿玩具,90后爸妈绝不姑息这种耍赖,会直接把玩具丢掉。

孩子看父母来真的,只能乖乖捡起来带好,甚至还要帮忙带父母的水杯、零食,购买生活用品,操心父母的生活细节。这类视频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播放量,点赞数惊人。

一、反向育儿真的好吗

这种号称“走孩子的路,让孩子无路可走”的反向育儿法,在网络上引发了持续热议。

有家长认为,这个可以有,让孩子学习自我管理,顺便还能做父母的小帮手,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家务能力,使得他们更好地体验到父母养育的艰辛,在心理发育过程中会更加合作与共情。

也有家长表示有些忧虑,孩子是不是被逼迫着长大,父母与孩子相处时身份对调,这样做会让他们不得不过早失去童年,体验亲子关系的复杂。

从儿童的心理发育进程来看,当前的反向育儿是需要谨慎操作的。

用得恰当,带娃变得轻松和顺利,让儿童不自觉地学会了关心别人和责任意识;如果过度使用,把亲子关系倒置,孩子就会搞错心理界限,甚至压抑自己的天性、需要和冲动,去迎合父母和长辈,显得过分懂事,让孩子在心理资源不足和精神脆弱的环境下,过早进行心理催熟。

家长的育儿初衷无形中变成情绪勒索的推动力,构成了对孩子的心理剥削,孩子会痛苦终身。

二、反向育儿法的注意事项

使用反向育儿法应注意以下几点:

1、避开安全感匮乏的孩子

如果亲子关系融洽,父母给够孩子安全感,孩子内心有满满心理正能量,反向育儿法使得他们可以学着照顾别人,提供情绪价值和情感依赖。




但那些没有安全感的孩子,当家长示弱时,他们会惶惑不安,担心自己做不好不被父母喜爱,从而产生情绪内耗和自卑心理,对未来缺乏希望和勇气,所以反向育儿法不适合安全感低的孩子。

这类孩子通常有如下表现:

(1)过度粘人,害怕陌生人,消极情绪容易被唤醒,但不容易被安抚;

(2)有一些吮吸手指、咬指甲等紧张动作,注意力不集中;

(3)喜欢被紧抱和触碰家长,不敢去陌生的地方;

(4)容易发脾气,有咬人、摔东西和夜惊的行为。

2、把握好“示弱”的尺度

父母示弱,是想引导孩子塑造更多的积极行为,比如控制乱买东西的冲动、不任性和情绪爆发、承担个人的生活小事等。

让孩子增强自我管理的生活能力,是符合孩子发展需求的。这个过程,家长要“身懒心不懒”,随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和表现,及时给予孩子心理支持和帮助。

家长不能借孩子善良和想被夸奖的天性,把属于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情,变相地交给孩子,比如让孩子做饭、洗衣服、收拾房间和伺候自己,自己却舒舒服服地躺着刷手机、看电视和睡懒觉,彻底成为甩手掌柜。

孩子长期浸泡在这种家庭文化下,一切以爸妈的情绪和满意为准,就会患得患失,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,缺乏自我的独立性,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。

3、以正面引导为主

反向育儿法是在正面教育无效的情况下,再实施的一种教育创新。

我们需要知道的是:反向育儿法也是有副作用的,不要动不动就开启反向育儿模式,比如托人管理孩子的时候,就对孩子说:“那个托管人有精神问题,需要你去照顾他,他才会乖乖的。”这会让孩子对托管产生恐惧心理,不敢和托管老师大胆交流,影响了他主动地去适应环境。

另一方面,有些孩子非常聪明,会逐渐识破家长的把戏,他们会在内心降低父母的权威性,抗拒父母的教育,使得亲子关系变得生硬和出问题。

因此,爸妈一人进行反向育儿,另一人需要打配合,正面管教来舒缓孩子的精神压力和提供行为指导,正反结合,以正面引导为主,平衡使用,才能让孩子不至于陷入心理困境。

【重要提醒: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、诊疗之依据,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】

【来源: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精卫所 李则宣 黄任之
【编辑:YT 声明: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】 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加入躲猫猫育儿

×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
暂无回复,精彩从你开始!

快速回帖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躲猫猫育儿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